DSE物理選科:讀物理常見迷思!男生讀物理比女生更有利嗎?

前言

DSE物理是否都是男生讀?男生讀物理是否比女生更有利?喜歡物理的女生在選科前是否要再三考慮?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探討社會刻板印象、以 破解為何物理學常被視為男性主導的迷思。

男生讀物理真的比女生更有利嗎?

在香港坊間有一種普遍迷思 — 男生在香港文憑試物理科方面比女生更具優勢、只有男生可以讀物理科。然而,這個迷思是錯誤的。在過去從事理科有關的工作中,科學研究和工程領域主要由男性主導。這種性別不平衡導致了一種「讀物理學是男性的專利」的錯誤概念,女性在當中的代表性較低。事實上,在現今社會中,女生不論在學習物理機會上和追求香港文憑試物理科取得成功的機會與男生一樣,主要是因為:

1. 全面平等的DSE物理教育機會

自從香港於80年代尾經濟起飛,發展四大支柱、六大優勢產業,提倡高智慧產業(例如金融、創科、教育),勞力已並非賺錢的唯一途徑,加上12年免費強制性教育的推行。因此,現代社會提供了男女學生平等的教育機會,無論是女孩和男孩都有提供一樣相應的資源、課程和支持,例如可以報考的DSE物理、學習DSE物理的內容。

2. 女性和男性在學習上並無天生的差異

其次,物理學並不依賴於性別。物理學是一門客觀的科學學科,並不因為性別而有所不同。男生並不會在物理學上比女生擁有天生優勢,因為物理學知識和技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學習和實踐獲得的。因此,性別並不應該成為評估一個人在物理學方面能力的標準。

3. 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近年來,隨着西方女性主義抬頭,加上香港大部份女性經濟獨立,提倡男女平等。因此,社會男尊女卑的既定形象已不再復存,打破了香港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不再將某些學科或領域與特定性別聯繫在一起。故而,DSE物理學便成為了較為開放且讓男性和女性都能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興趣的一個科目。

例如香港考評局在2022考評報告的成績統計中,符合副學士/應徵公務員入職要求的成績統計中顯示,女生的表現比男生更為達標:

另外,2022年亦有2,563名女性考生報考DSE物理科,可見物理並非「男生專利」,也並非女生的劣勢,女生一樣可以在DSE擁有平等學習物理的機會。然而,既然如此,社會上為什麼坊間會出現這種男生在香港文憑試物理科方面比女生更具優勢的迷思呢?

重男輕女: 舊社會女讀書機會比男性少

過去的香港社會中,女性在教育方面的讀書機會相對較少,這可以歸因於教育制度和家庭環境中的幾個因素。

首先,過往教育制度是造成女性讀書機會相對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香港在未實施12年強制性免費教育之前,中學學費昂貴,並非每個家庭能夠負擔得起。同時,當時香港高度倚賴勞動市場,發展輕工業、製造業,例如穿膠花、工廠這些並不需要高等教育的職業。所以,教育便成為了「奢侈品」,再加上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即使是擁有教育機會,亦會優先給予男生。故此,這導致大部份年輕女生,未及中學程度便已踏出社會工作,女性在學校中的資源和支持較少,學習物理的機會相對有限。

這並不僅限於華人社會,西方物理界亦同樣存在一樣問題。例如,科學教育研究員拉蒙·巴泰勒米(Ramón Barthelemy)在物理暨天文研究所中發現,超過七成女性研究生都有經歷過微歧視。常見的微歧視包含了在課堂中受到額外的關注、在實驗室裡總是被指派秘書的角色、被認為無法勝任困難工作、聽到粗魯的笑話或者被當作潛在的伴侶而非單純同事,這些事件有可能引起當事人的自我懷疑,進而導致自我期許降低;更有甚者還導致創傷後症候群的現象出現。

註解:美國理工科系女性畢業生比例。調查顯示物理界裡有75%是男性、75%是白人,且從二十年前到現在主修物理的畢業人口只有20%為女性。(由台灣物理雙月刊提供)

另外,家庭環境對女性學習物理的教育機會造成阻礙。在舊社會中,家庭普遍將男性視為家族的經濟支柱、養家活口和延續家族傳承的重要人物,而女性則被期望扮演著更傳統的家庭角色,更多地側重於家庭和婚姻的角色。例如,「男主外,女主內」、「重男輕女」、「生男勝過生女」等等觀念一直流傳在普遍家庭中。故而,在家庭教育中,男性成員通常會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機會去追求物理教育,而女性則可能受到限制,無法充分發展自身的學習能力。

社會潛移默化的偏見

根據美國權威物理雜誌Physics Today,女教授的地位普遍不如男教授,不論是研究上還是參加會議的資源都比較少。高度開發國家中男女教授有實驗室的比例分別是52%比上46%、有研究經費的比例是60%比上52%、參加會議的旅費補助也是64%比57%;而就算把不同年資和職等都分開考慮,這些差異還是存在。

社會心裡學家可琳·莫斯-拉庫辛(Corinne Moss-Racusin)等人在2012年的論文裡紀錄下在科學領域求職的系統性偏見。他們發現大學教評會在評審教職申請人資格時,就算資歷相當,還是通常認為男性申請者會比女性申請者有競爭力、願意以較高的薪水聘用而且會花較多時間指導男性被聘用者如何得到更多資源。換句話說,女性的工作機會、薪水和幫助都會因為性別偏見而被影響。

例如心理學家唐妮·史梅德(Toni Schmader)與潔西卡·懷海德( Jessica Whitehead)和化學家薇琪·維索茨基(Vicki Wysocki)在2007年的研究裡,在檢視了化學系和生化系求職者附上的推薦信後,他們發現幫男性求職者寫的推薦信會比女性的更熱情(見下表);不管申請者的論文數量、經歷或其他研究成果如何,信裡用的字通常用出類拔萃、不可思議或者無與倫比來形容男性求職者,而女性較多是用可信賴的、努力不懈或小心翼翼來形容。相較之下,女性求職者看起來既無趣又不聰明。

在物理界中,這種偏見更加嚴重。例如,電視劇《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完全呈現了傳統的刻板印象:物理學家大多是(白人)男性,而且他們通常被描繪為異性戀、在女性面前感到不自在、輕視社交技巧,並且具有超凡的智力。這種偏見不僅存在於物理學領域,還跨越了文科和理科的範疇。流行文化某程度上也反映了社會刻板現象,

由此可見,這種偏見可能鞏固了人們對物理界的固定形象,並傳遞給廣大觀眾。這種形象可能對一些人造成誤導,讓他們相信只有男生才能從事物理領域的工作。

<Uni+物理課程學生來自不同學校,包括聖保羅男女中學、瑪利諾修院學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庇利羅士女子中學等等,鼓勵良好學習生態,立即報讀!>

學習興趣不同

學習興趣的差異可能是造成男生在物理領域相對多一些優勢的一個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女生就天生不擅長物理或沒有興趣。

事實上,這種觀點有以偏概全之嫌,其中包含了對於性別角色和刻板印象的偏見。學習興趣的差異並不是僅限於性別。 所有人都有各自的個人興趣和偏好,這些興趣可能在不同的學科領域或其他領域中表現出來。然而,由於社會和文化因素的影響,我們可能會看到男生在某些科學領域,如物理學,相對更多一些,但這並不代表男生偏向理科、女生偏向文科。

選科前注意⚠️ 最新DSE物理評核模式的改變

有意修讀DSE物理、或者正在修讀DSE物理的學生要注意,考評局在這幾年於物理科文憑考試都有特別安排,SBA(校本評核)在2023年被取消,而在2024年會恢復比重20%。

校本評核由至少4次改為至少兩次,詳情請務必留意考評局最新消息。

必修部分

DSE Physics Compulsory Part 有5大Topics:

  1. Heat and Gases 熱力學和氣體

  2. Mechanics 力學

  3. Waves 波

  4.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電磁學

  5. Radioactivity 放射學

試卷一由甲、乙兩部組成。甲部是MC;乙部由短題目、結構式題目和論述題組成。考生須回答試卷一的全部試題。

選修部分

選修部分就是四選二(日校學校會幫大家選擇):

  • Astronomy 天文學與航天科學

  • Atomic World 原子世界

  • Energy 能源與使用

  • Medical Physics 醫學物理

校本評核由至少4次改為至少兩次,詳情請務必留意考評局最新消息。

必修部分

DSE Physics Compulsory Part 有5大Topics:

  1. Heat and Gases 熱力學和氣體

  2. Mechanics 力學

  3. Waves 波

  4.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電磁學

  5. Radioactivity 放射學

試卷一由甲、乙兩部組成。甲部是MC;乙部由短題目、結構式題目和論述題組成。考生須回答試卷一的全部試題。

選修部分

選修部分就是四選二(日校學校會幫大家選擇):

  • Astronomy 天文學與航天科學

  • Atomic World 原子世界

  • Energy 能源與使用

  • Medical Physics 醫學物理

居里夫人(瑪麗·居里)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居里夫婦不斷提煉瀝青鈾礦石中嘅放射成分。努力不懈之後,終於成功分出氯化鐳,發現兩種新化學元素:釙(Polonium, Po, 84)同鐳(Radium, Ra, 88)。 瑪麗居里提倡用放射學救護傷者,推動放射學喺醫學領域運用。之後,佢曾經在1921年去美國旅遊並為放射學嘅研究籌款。

由於居里夫在放射性上研究,居里夫婦同安托雲·昂希·碧格希勒一同獲得1903年嘅諾貝爾物理學獎,瑪麗居里亦因此成為史上頭一位攞諾貝爾獎嘅女性。八年之後的1911年, 他居里夫人又因為成功分離鐳元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居里夫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她的成就不僅在科學界引起了轟動,也為後來的女性科學家鋪平了道路。

歐洲第一女教授 - 蘿拉·巴斯(Laura Bassi)

蘿拉·巴斯是一位知名歐洲第一名女教授家、著名物理學家。她致力於維護女性權益和性別平等,並成為了國際性別和人權運動的重要領袖之一,並為女性爭取了更多的權益和機會。

儘管只有數量有限的一些論文留了下來,但是勞拉·巴斯的學術影響力在她和一些學者的通信中顯現出來,伏爾泰在給她的一封信中寫到:「我更樂意選擇有巴斯的博洛尼亞,而不是倫敦,即使那裡有牛頓在」。

1745年,本篤十四世建立了一個由25名學者組成的菁英團體"Benedictines",雖然其它的學者中間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但勞拉·巴斯還是成為了這個團體中唯一的女性。從1746年到1777年的31年裡,她每年都會完成一篇論文,其中包括1749年一篇關於重力問題的論文。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勞拉·巴斯和他的丈夫一起進行了電學的試驗和研究, 吸引了包括法國物理學家Abbe Nollet等來到博洛尼亞學習電學。

「華人版居里夫人」- 吳健雄

吳健雄是一位傑出的女物理學家,被譽為「華人版居里夫人」。她在核物理領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特別是在中子研究方面。吳健雄先後畢業於南京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歐內斯特·勞倫斯。

最近全球熱播的電影《奧本海默》,奧本海默正正與這位「原子彈之母」亦師亦友, 吳健雄參與「曼哈頓計劃」, 為原子彈製造發揮臨門一腳作用,改變了美國與全球的命運。奧本海默暱稱她為「姐姐」,愛因斯坦在她產子住院時去探望她。她至少被十一次提名諾貝爾物理學獎,但都擦肩而過。美國政府前年發行紀念吳健雄的郵票,是遲來的榮譽。

吳健雄長期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她最著名的一項科研成果是利用實驗方法驗證了宇稱不守恆,這項工作令其同事李政道和楊振寧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本人也因此獲授1978年首次頒發的沃爾夫物理學獎。吳健雄成為第一位獲得美國物理學會獎章的華人女性,她的研究和成就對於推動科學領域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女性成功例子的存在展示了女性在物理界中的影響力,也為我們打破在物理界性別刻板印象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結論

總結而言,男生在物理學領域相對優勢的觀點,是一個基於性別刻板印象和偏見的迷思。學習興趣和能力的差異是多元化和個人喜好的自然體現,並不應該被用來限制或歧視任何一個性別。我們應該創造一個平等、包容和鼓勵個體發展的環境,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追求自己的興趣和實現自己的潛力。

Previous
Previous

[DSE 物理] 智能手機背後的物理學:電池壽命跟充電有什麼關係?無線充電背後的電磁感應是什麼?

Next
Next

【物埋補習5**必識題】5**必識的熱脹冷縮知識! - Uni+ Education IQ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