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新科疑問】S1-S2綜合科學 Integrated Science應該要點溫?
綜合科學 Integrated Science(IS)係升中後一科重要嘅新科,主要係中一至中二修讀,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球科學等多個領域,可以理解為就係高中理科嘅簡化版。而上到中三就會將綜合科學分爲三大理科(物理、化學、生物)深入修讀,為高中選科打好概念基礎。以下講解下咩係綜合科學?點解教育局會設立IS科?同埋應該點溫IS最有效?
究竟咩係綜合科學(IS)?
根據課程發展議會科學教育委員會係2024年12月向課程發展議會提交《更新科學(中一至中三)課程框架》(諮詢稿)提到科學(中一至中三)課程以「加強科學素養,培育創新精神」為理念。為實踐課程宗旨及貫徹課程理念,科學(中一至中三)課程就學生需掌握嘅「知識和理解」、「技能和過程」,以及「價值觀和態度」設有相應嘅學習目標。而課程以「科學探究」同「跨範疇的連繫」為兩大課程重點,旨在培養學生嘅科學素養同綜合應用跨範疇知識和技能嘅創新能力。
至於「綜合科學」就係一門結合多個科學範疇嘅學科,目的係比同學係一個整合嘅框架中學習科學知識,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嘅能力。呢個學科通常強調跨學科嘅連結,令同學能夠理解科學係日常生活中嘅應用。
應該點溫IS最有效?
綜合科學嘅學習需要系統嘅知識架構、實驗實踐、批判性思維和有效的溫習計劃。以下係一些有效溫習策略幫助同學更容易掌握科學知識,仲可以培養科學素養。
一、建立清晰嘅知識架構
係學習綜合科學時,理解每個學科嘅基本概念並建立清晰嘅知識架構非常重要。呢點可以幫助學生將分散嘅知識點連接起來,形成完整嘅理解。
主題式學習:將各個內容按照主題進行整合。例如,係學習「能量」時,可以同時探討物理中嘅能量轉換、化學中嘅能量釋放,以及生物中嘅能量代謝。
製作思維導圖Mind map:使用mind map將各個概念視覺化,幫助記憶和理解。呢個方法可以令同學係考試前快速回顧整體內容。
二、重視實驗與實踐
綜合科學強調實驗同實踐,不單加深對理論嘅理解,更可以培養學生嘅動手能力和觀察力。
動手實驗:係課堂上有機會進行簡單嘅科學實驗,如用顯微鏡觀察細胞。 相信呢種小實驗可以激發學生嘅學習興趣。
我地會以生活化嘅教學,令同學可以將日常生活中嘅現象融入科學嘅框架入面,咁樣唔單止更容易理解,仲可以幫佢地內化知識。部份課題我地除授課之外,都會有足夠實驗習題比同學練習。
三、應用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係科學學習中嘅重要能力。學生應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案。
提出問題:係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針對唔同現象提出問題。例如,點解某啲金屬會生鏽?背後科學原理係咩呢?
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科學方法去解題,包括假設、實驗、觀察和結論。
我地會幫學生用自己嘅文字編織出一條邏輯鏈,令同學精準地將已有嘅知識同問題內容連結。我地會將學到嘅概念内容轉換角度變成問題,確保同學不單理解到,更重要係答題時應用到,有效提升佢地嘅解題能力。
四、制定有效嘅溫習計劃
制定一個有系統嘅溫習計劃,可以幫助同學更有條理地學習。
時間管理:分配固定時間段去溫IS,並確保定期複習已學內容,避免學期尾臨急抱佛腳去重溫所有科學課題。
多元化學習資源:利用網上資源和科學YouTube影片等多種資源,加深對課題嘅理解,如果對網上資料有疑問,記得問導師Fact check下先!
(網上來源)
五、練習與反思
做題目係檢驗學習效果嘅好方法。
自我測試:課堂與課後會進行相關習題練習,可以幫助同學熟悉考試形式同題型變化,並檢查自己嘅理解程度。
反思改進:係每次練習後,分析錯誤,知道自己較弱課題,並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綜合科學 Integrated Science(IS)係好有趣且與生活有大大連結嘅科目,只要找到適合同學學習IS嘅方法,相信同學一定會喜歡IS科!